各区频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市要闻
惩治非法放贷,江苏法院建立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制度
发布时间: 2019-05-24    来源:     选择字号【
 

为依法惩治“套路贷”和非法放贷违法犯罪活动,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近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制度的意见(试行)》,并于当日起施行。 

记者查阅《意见》发现,“职业放贷人”被定义为未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不具备发放贷款资质,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出借资金以赚取高额利息,出借行为具有营业性、经常性特点的单位,以及以放贷为其重要收入来源,经常性向不特定对象放贷并赚取高额利息的个人。 

根据《意见》,各基层人民法院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制度。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应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更新一次。 

对于疑似职业放贷人或其实际控制的关联关系人起诉的民间借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审查。 

经审查,原告确系职业放贷人或其实际控制的关联关系人且放贷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的“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情形的,相应的借贷合同认定无效,借款人应返还借款本金,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给付资金占用使用费用。 

经审查,放贷人的放贷行为涉嫌“套路贷”刑事犯罪的,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裁定驳回起诉,并及时将涉嫌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记者了解到,根据《意见》,各基层人民法院确定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后,应经中级人民法院汇总后报至省高级人民法院,同时抄送当地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中有公职人员的,应当抄送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和当事人所在单位。 

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仅供人民法院及相关协作单位内部掌握,不对外公示。回到了工作岗位。 


金陵长安

中共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网站统计: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苏ICP备14014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