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广“百果园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将“物业调解中心”等服务内容纳入其基本功能之中,并在结合“民法典”相关内容、开设常态化现场法律咨询服务基础上,引进南京工业大学“法立方”品牌,为辖区居民开展线上法律服务,多措并举、强化居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为“法治鼓楼”建设厚积土壤。
二、开展“微信送法”活动。依托“南京鼓楼政法”平台,面向订阅者定期发送法律知识,注重以案普法,弘扬法治精神,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三、强化国安教育。对出国(境)人员提供行前教育,发放《鼓楼区出国(境)行前教育手册》,对我区重点企业提供信息安全保护建议,对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海外利益保护。
四、在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开设普法驿站。定期开设法律大讲堂,邀请“三官一律”、有关专家重点围绕交通肇事、医患矛盾、劳动保障、城市拆迁、遗产继承等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地进行法律解释,进一步树立人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
五、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贯彻诉访分离制度、规范诉访导入流程、建立依法处理机制、畅通政法运行机制、完善政法协作机制、明确依法退出机制、健全司法救助制度、落实属地稳控责任,从根本上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六、全面深化司法救助工作。深入摸排,凡是符合救助条件的,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切实做到应救尽救;定期开展资金使用审计,确保救助资金落到实处。
七、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更加规范。进一步推进事关群众利益、可能对社会安全稳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决策事项前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规范重大决策科学严谨周密,充分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承受能力和群众支持,不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大规模集体上访、非法聚集事件、个人极端事件、舆情事件,有效保证项目落地实施和建设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主动作为、超前服务的营商环境。
八、积极开展涉“邪教”人员上门服务转化活动。依托反邪教协会及爱心家园平台,强化对于社会面涉邪人员的教育巩固。加强反邪教宣传,提高群众识别邪教、防范邪教、抵制邪教的能力。
九、强化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指导各街道和有关部门围绕安全稳定责任落实、公共安全防范、矛盾纠纷化解、涉访群体管控、重点人员管控、值班备勤和应急处突等方面工作排查和梳理问题清单,督促问题整改化解,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十、加快推动“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加大前端设备高清智能化改造力度,不断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融入“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确保各类视频资源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各级视频共享平台建设,打通信息壁垒,健全共享机制,分级有效整合各类视频资源,推动重点行业领域、重要部位视频图像数据汇聚联网,做到“能联尽联、应享尽享”;进一步加快视频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强化智能化功能研发,更好地发挥在预防打击犯罪、治安防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实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