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贷款网络投资多是诈骗,请您不要随意点开陌生链接……”近期,当鼓楼居民出入小区大门时,总会听到这样的“平安前哨”反电诈宣传提示语音,让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于无形。
这样的放心举措只是鼓楼今年开展“无诈社区”“无诈网格”创建活动中的一个缩影。今年,鼓楼打出反诈“十个一”“组合拳”,通过组建平安社区反诈守护者联盟、开展全覆盖宣传、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等方式,多措并举、主动出击,切实增强了群众反诈防范意识,从源头大大减少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给百姓“钱袋子”套上了安全感十足的“金钟罩”。
小分队、小喇叭、小马甲、大走访
全民参与 重拳出击
一支网格宣传小分队、一个防诈宣传小喇叭、一件平安守护者小马甲、一系列上门大走访宣传……在鼓楼辖区内的13个街道、120个社区,这三“小”一“大”的存在,为向老百姓宣传反电诈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谓小分队,既是以网格为单位,由社区民警、网格员、政法网格员、物业人员、楼栋长、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成立的网格宣传小分队。在此基础上,鼓楼区在全区范围内成立“平安社区反诈守护者联盟”,各小分队成员深入全区13个街道、120个社区开展反诈防范宣传,营造全民参与、全民防范的浓厚氛围,积极创建“无诈社区”“无诈网格”。
穿上小马甲、拿上小喇叭,逐户签发案件防范告知书、上门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口头警示教育提醒……“反诈卫士”们一次次深入小区、楼栋、写字楼,一遍遍上门入户开展宣传。对于住户外出不在家的情况,联盟成员们还多次上门,确保得到有效反馈。
全民参与、全面细致。逐户逐人的“地毯式”和“拉网式”清理排查,以及群众的积极参与,让该区的反电诈宣传真正做到“区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人”;在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的反复清查以及对可疑人员核查甄别,真正做到让“电诈”份子无处藏身。
宣传影片、展板海报、短信群发
因地施测 有的放矢
一条防诈宣传片、一张防电诈宣传海报、一块宣传展板、一条防诈宣传短信……在日前召开的 “无诈社区”“无诈网格”创建动员大会暨平安社区反诈守护者联盟创建大会上,鼓楼还公布了多项具体反诈宣传办法。
这些办法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为辖区内居民、企业员工等人群带来不同的宣传办法,为更深入地宣贯反诈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位于华侨路37号的春风大厦是一幢商住两用楼,出入人员结构复杂,人员流动十分频繁。针对这一情况,社区民警,协管员,物业三方协作,借力微信及各种工作群加强宣传,适时将反电诈宣传资料转发推送,及时提醒警示出入人群。
在宁海路街道颐和路社区,有不少学校、政府机关、金融机构。该社区意识到,这些单位如果能够将反诈工作落实好,就能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助力将反诈知识更好地向周边传播。因此,社区志愿者们在相关单位循环播放反电诈宣传片、张贴海报、树立展板,争取宣传所到之处皆能耳濡,全民防诈意识大大提升。
培训、讲座、特色活动
因人制宜 量身定制
一轮物业防诈培训会、一系列社区宣传活动……在鼓楼,反诈活动在覆盖全员、全社区的基础上,还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人员的属性进行“量身定制”的宣传活动。
鼓楼要求每个街道、社区从不同层面,向小区物业公司人员开展一轮防范电诈培训会。该项工作在基层落到了实处,起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不仅针对小区物业管理人员,鼓楼的反诈宣传还渗透到最易被骗子忽悠的老年人群体。在幕府山街道北崮山社区,社区联合辖区内银行,开展金融知识培训讲座,让中老年居民更加熟悉诈骗伎俩。在江东街道江滨新寓社区,中老年智能手机课程培训力度近期不断增强,在平时的社区活动中也总是可见反电诈宣传的元素。
除了培训讲座,各社区还在人员密集处举办特色活动,创新优化方式方法,进一步巩固社区宣传工作阵地。
在湖南路裴家桥社区,一个“大手拉小手”命名的反电诈宣传活动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社区鼓励年轻一代帮助老年人认识智能手机、认识各类电诈套路,引导他们作父母辈工作,以年轻人带动老年人的方式,将反电诈意识深入每家每户,深植于每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
通讯员 张慧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婷婷